扣眼式打法(Buttonhole technique)之二:Constant site method的發明者:Twardowski醫師


Zbylut K. Twardowski, University of Missouri

靠自學成為腎臟科醫師

Constant site method的發明者Twardoswski醫師(Zbylut J. Twardowski)是一位波蘭醫師。他的父親Józef Twardowski也是一位小鎮醫師,在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入侵波蘭的時候,這樣一個受過教育的波蘭人難免被納粹盯上。於是在1939年,Zbylut九歲的時候,他父親被抓進集中營,一路關到大戰結束(不過至少撿回一命)。

當時的波蘭醫學教育缺乏腎臟專科的訓練,所以Twardowski在這個領域仰賴自學,而且是一邊工作一邊自學。1971年,他在波蘭Bytom這個城市的“礦工醫院”透析中心工作時,他碰到一個26歲的小姐因為慢性腎絲球腎炎(CGN,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)進展到尿毒症即將開始洗腎。

波蘭Bytom市市徽:Bytom這個城市過去以煤礦出名,這可以從他們的市徽上看出. Photo credit to Wikipedia

一個意外

這位小姐,Maria Zieleniec-Madejska,在左手開了一個radial-cephalic AVF,但是在成熟前卻不小心被一個玩具(kliklak, 下圖)給敲到了。這一敲竟把那個廔管給“停了”(這算是腎臟科的行話,意指血管堵住不再流通)。
Kliklak玩具, photo credit to Wikipedia


她後來勉強還是用該處,甚至後來開了左股動靜脈廔管(Left femoral artery-to-vein AVF,這個在現在很難想像了)來洗腎撐了一段時間,但仍然不得不在隔年(1972)又在右手開了一個新的radial-cephalic AVF(橈動脈-頭靜脈 動靜脈廔管) 。

但是即便如此,新的右手AVF也難打到只有護理長才打得上(護理長表示:....)。因為根本沒有幾個地方打得上,這個病人只好重複的由護理長在同一個地方下針。幾個月後,這個病人表示打針不痛了,連局部麻醉(是的,當時他們上針前會先用25Fr細針皮下打1% Lidocaine)都不需要了。

打針竟然不痛了!?

打針竟然不痛了?這樣的好事怎麼不“呷好逗相報”一下,尤其是對每次洗腎都要“很有感”的挨兩針以上的腎友,於是陸陸續續有16個人接受這種打針方式。他們發現一但皮下通道形成後,上針就變得又快又不痛。

在波蘭當時他們有兩種針頭,有美國製的銳針,和波蘭製的...理論上是要做成鋭針,但就是比美國的鈍XD(不過也比較便宜)。因為經濟拮据的關係,同一個病人的針頭、管路、人工腎臟都是重複使用的(就沒錢不然要怎樣)。

也因為重複使用的關係,針越用越鈍,然後發現越鈍的針在固定位打法越好用(不會亂戳出血而只會循既定的通道前進)。於是一個病人會先用銳針來建立皮下通道,約莫12次之後,通道形成了,針也鈍了,剛好無縫接軌真方便XD

很多醫學上的發展來自意外或是不得不另闢蹊徑,結果柳暗花明又一村。時年42歲的Dr. Twardowski,謙虛把這個發現歸功於患者以及打針的護理長(所謂病人是你的老師,護理人員是你最好的朋友)。


減少90%重打,減少99%血腫,不再需要局部麻醉來止痛

在1977年的時候,他們統整了20個病人,絕大多數都有cross-over兩種打針法、一萬多次透析療程,登在波蘭的醫學期刊上。


兩年後他們把它寫成英文版,登在Dialysis & Transplantation上。這個來自40年前的表格顯示固定位打法可以把上針/上機時間縮短10分鐘(戳針本身不到十秒,但你要消毒、備機、接管路),減少90%重打的機會,減少超過99%血腫的形成,而且不再需要局部麻醉來止痛,想當然獲得護理師和患者的喜好。

既然獲得了這麼多的好評,為什麼這個四十年前的技術沒有風行呢?


Share this

Related Posts

Previous
Next Post »